軸承的發展歷程(國際篇)
講到軸承的起源,這個得追溯到古埃及時期了。
早期的直線運動軸承形式,就是一排在撬板下放置一排木桿。這個技術或許可以追溯到修建吉薩大金字塔的時候,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證據?,F代直線運動軸承使用的是用一種工作原理,只不過有時用球代替滾子。
初創期
從重載車輪軸和機床主軸到精密的鐘表零件,很多場合都需要旋轉軸承。
最簡單的旋轉軸承是軸套軸承,它只是一個夾在車輪和輪軸之間的襯套。
這種設計隨后被滾動軸承替代,就是用很多圓柱形的滾子替代原先的襯套,每個滾動體就像一個單獨的車輪。最早投入使用的帶有保持架的滾動軸承是鐘表匠約翰·哈里森于1760年為制作H3計時計而發明的。
17世紀,伽利略對“固定球”的,或者“籠裝球”的球軸承做過最早的描述。隨后相當長的時間里,在機器上安裝軸承一直沒有實現。第一個關于球溝道的專利是1794年,威爾士卡馬森的一個叫菲利普·沃恩的鐵器制造商用滾珠軸承作為四輪馬車的車軸軸承,直到19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,人們將滾珠軸承廣泛使用在兒童玩的旋轉木馬,螺旋槳軸,軍艦上的機槍轉塔,扶手椅和自行車等器械的軸上。
1883年,FAG創始人弗里德里?!べM舍爾提出了使用合適的生產機器磨制大小相同、圓度準確的鋼球的主張。奠定了創建獨立的軸承工業的基礎。
1895年,亨利·鐵姆肯設計出第一個圓錐滾子軸承,三年后獲得了專利并成立Timken(鐵姆肯)公司。
1907年,SKF軸承工廠的斯文·溫奎斯特設計了最早的現代自調心球軸承。
成長期
當時,軸承發明雖然已有一段時間,而軸承的工業化生產則從無到有,剛剛起步,相當幼稚
兩次世界大戰刺激了軍事工業的發展,軸承軍事工業中的地位日益顯著,加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,一戰后的短暫穩定和二戰中的軍火急需,促使世界軸承工業迅速成長,軸承品種增加,廣泛用于汽車、飛機、坦克裝甲車、機床、儀器、儀表、自行車、縫紉機等眾多領域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,隨著戰爭手段的現代化,以及人們對軸承的認識和重視,各個國家都急需軸承,急盼建立軸承工業,一大批軸承廠在各國先后出現。
僅從盟軍對德國納粹進行打擊時的選點情況,便可見一斑。
大規模集群轟炸,一舉摧垮敵人士氣和經濟,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典型戰術。德國本土打擊目標時,盟軍認為,要削弱敵人的戰斗力,必須對德國的潛艇制造廠及基地、飛機制造廠、軸承廠、煉油廠、合成橡膠廠和車輛等進行重點轟炸。軸承廠定為重點轟炸目標德國軸承廠集中的施魏恩浮特小城,1943年8月和10月兩次遭到大規模轟炸。
執行轟炸任務的是美國王牌空八軍。納粹德國軍需部長阿爾貝特·舒培承認,8月的轟炸使德國軸承產量下降了38%,而10月轟炸的結果則使軸承企業65%遭到破壞。
發展期
隨著航空航天、電子計算機、光電磁儀器、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,體現當代科技水平的世界軸承工業進入一個全面革新制造技術,迅速發展品種,大力提高性能、精度,日益成熟完善的歷史新時期。
這個時期軸承品種應有盡有,用途包羅萬象,目前軸承品種數以萬計,特大型軸承大到38米,微型軸承小到零點幾毫米,即有傳統單列、雙列、多列球軸承、滾子軸承、滾針軸承、圓錐軸承、更有無潤滑軸承、自潤滑軸承、角接觸軸承、傳器軸承、萬向節軸承、超薄壁軸承、輪轂單元軸承、空氣軸承、直線軸承、超導軸承、磁浮軸承等等。
軸承工業已經大成氣候,作為零部件的小小軸承已經擁有獨占一隅、頗具規模、不容小視的一方市場,軸承貿易迎來了鼎盛時期。
(來源:軸承雜志社)
軸研所公眾號 軸承雜志社公眾號
營銷熱線
0379-64881321
0379-64367521
0379-62112596
0379-64880626
0379-64880057
0379-64881181